您所在的位置:

地租纠纷牵出陈年积怨、多方联调续写“手足情深”

来源:西河人民法庭 发布时间:2025/4/3 9:41:15

以后这钱我们就平分了!,随着大哥刘某的话音落下,刘家三兄弟三双布满老茧的手紧紧交握在了一起,永昌县人民法院西河人民法庭调解室里爆发出了热烈掌声。近日,法庭在处理刘某与张某土地经营权出租合同纠纷案时,牵涉出了案件背后隐藏的亲情裂痕,通过法庭+派出所+司法所+村委会的联动调解机制,成功化解三兄弟积怨,让濒临破碎的手足情重焕生机。

事情缘起于今年春耕时节,原告刘某因土地流转纠纷将张某诉至法庭。承办法官迅速联合村委会展开调解,仅用半天时间便促使双方达成调解,并约定被告张某将拖欠的3年地租27000元交村委会账户,再由村委会转交原告刘某,当承办法官以为这起土地流转纠纷已妥善解决,准备签发调解书时,村委会工作人员一句这地本是他家三兄弟共有的让案件陡生波澜,调解收官时的这个意外发现,却揭开了一段跨越两代人的家庭矛盾。

原来涉案的10亩承包地系刘某父母亲生前的承包地,作为长子的刘某10余年来独自赡养父母,在父母去世后,这些土地便确权在了刘某名下,但两位弟弟认为大哥独占家产,三兄弟为此多次爆发冲突,近几年来村委会也多次调解未果。

了解到此情形后,永昌县人民法院西河法庭立即启动纠纷预警机制,将三兄弟传唤至法庭,并联合派出所民警、司法所调解员、村委会工作人员组成专项工作组开展调解工作。调解现场火药味十足,刘某指责弟弟们在父母生前不闻不问,多年来自己独自赡养父亲,两位兄弟则辩解自己也尽了孝心,并指责大哥吃独食,三兄弟势同水火、互不相让,并扬言要大打出手。

面对随时可能升级的冲突,身处调解组的派出所民警严正告诫暴力后果,司法所人员耐心讲解《农村土地承包法》相关规定,法官则从《民法典》继承编切入指出承包地收益继承分配相关规定,村委会工作人员不时劝说:都是一个爹娘生的,你们真要为一亩三分地断了手足情?”……

就这样,历经4小时拉锯式调解,在法理情的交融中,三兄弟终于达成协议:刘某父母的土地承包权仍归刘某,但地租收益由三兄弟均分。随着三兄弟颤抖的双手在调解协议书上按下红印,一场纠缠数年的家庭土地纠纷在多方努力下画上圆满句号,也续写了三兄弟的手足情

这场情理法交融的调解,正是新时代枫桥经验在基层的生动实践,从剑拔弩张到共享地租,10亩土地20000多元地租便为司法为民宗旨写下了最温暖的注脚,它不仅展现了基层法院干警案结事了、政通人和的使命担当,更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中法安天下、德润人心的治理智慧。
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

本文搜索关键字:#

友情链接